“2030年,我國將達到用水高峰,從目前看,我國的水資源基本能滿足這一發展需求,前提是水資源配置合理、節水技術得到有效推廣。”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配置研究室主任謝新民近日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量為221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由于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時空分布不均、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費嚴重,以及水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國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水資源短缺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對此,謝新民提出的應對措施是“既要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又要實施有效節水”。
北方緣何“干渴”
“我國水資源呈現的特點是南方污水,北方缺水。”謝新民說,“南方多污水是因為工業化造成的污染嚴重,所以減污是南方的當務之急。”
太湖治理是中國水污染防治的一個縮影。自2001年起,太湖開始年年暴發大面積藍藻,而這也是中國內陸湖泊共同面臨的問題。過去10多年,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但現實是,湖泊越來越臟。
藍藻危機之后,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的潘岳表示,中國七大水系中,26%的水體受到嚴重污染,與人體接觸會導致危險后果,或者已“喪失基本的生態功能”。2008年,環保部提出了重點研究制訂并加快實施太湖、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與富營養化綜合控制技術及示范實施方案,提出開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標初始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目前“清”湖雖有進展,但治理任務仍十分艱巨。
北方缺水的情況則更為復雜。原本處于半干旱地區的北方先天就降水不足,尤其是近些年北方又進入了枯水期,缺水的狀況更趨嚴重。由于歷史有記載的水文資料很少等原因,雖有一些專家致力于研究,但至今很難科學預測北方何時能夠進入到豐水期。
北方“干渴”的另一重要原因則是戰略配置不合理。在中國,歷史上是南糧北運,但由于改革開放后南方工業化速度增長迅速,工業占地、棄耕等現象較為普遍,加之北方水利工程的發展,于是出現了北方產糧朝南運送的現象,并且維持了20年之久。北方對于種植的熱情,發展到在不適于種植水稻的地方開發種植水稻。
“社會分工整個被扭轉,違背自然條件,這加劇了北方缺水的情況。從水資源配置看,這很不合理,是不可持續的。”謝新民說,“另外,北方的工業化、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水就成了更為稀缺的資源。調水在今后的發展中將是水資源配置的一個重要手段。”
北京的缺水問題是世界大都市缺水的典型案例。尤其是最近遭遇7年(1999年~2005年)干旱,年均降雨量僅為449毫米,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6%,水資源短缺的形勢十分嚴峻,但同時也存在用水嚴重浪費的問題。為此,北京市將建設節水型社會作為緩解水資源緊缺的根本出路,根據《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所確定的目標,北京市已完成水利投資74億元(其中中央補助2.18億元),在山西、河北兩省的支持下,自2003年起連續3次實施多座水庫聯合調度向北京市集中輸水2.64億立方米,并通過明確節水型社會建設目標、制定節水政策、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水資源量化管理等綜合措施,克服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困難。
正如水利部原副部長索麗生在一次會議上作報告時所說:“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國有可能在未來出現嚴重的水危機。水資源問題已成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過程中必須認真解決的重大問題。”
水庫需要轉換角色
“我國的問題是水庫建得太少,而不是所謂的多了。美國的水能資源利用率是80%,我國也就不到30%。”謝新民分析,“一個最直觀普通的現象是,汛期幾場大雨下來匯入河流后,迅速流入大海,等于白白浪費了雨水資源。而水庫就是調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
我國因受季風氣候影響,江河的徑流各季節分配極不均衡,汛期半年的水量占全年的70%~80%,而枯期半年僅占全年的20%~30%,導致汛期洪水頻發、枯期水又難以滿足需要,使得水電汛期出力大、枯期出力小。而通過水庫的調節,一方面提高水電的發電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進行防洪、提高枯期供水和灌溉能力、改善航運條件等。
謝新民說:“目前到了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時刻。以前建水庫、大壩首要任務是農業灌溉、發電,今后將逐步轉換重點職能為供水,為城市和工業發展提供保障。”
未來對供水水源的保障程度將越來越高。謝新民認為:“水庫作為供水水源最高可能會占到90%以上。未來水電將服從水調,因為發電可用煤炭、核能等替代。另外,部分地區的水庫航運功能也將逐步弱化,運輸以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以確保用水需求。這也可以看出水資源不但稀缺,而且不具有替代性。”
水能資源利用不均
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優先發展水電。我國是世界水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目前開發利用率很低,并且我國的水電資源具有區域分布不均,并富集于數條大江大河,江河的徑流在季節分配上極不均衡的特點。
水電專家晏志勇曾撰文指出,在區域分布上,我國東部地區(13個省、市)擁有的水電資源占全國總量的8%,中部地區(6個省)占11%,而西部地區(12個省、市、自治區)高達81%,并且西部地區的金沙江干流中下游、瀾滄江干流云南段、雅礱江干流中下游、大渡河干流、怒江干流中下游、黃河干流上游及中游北干流、南盤江紅水河干流、烏江干流就富集了經濟可開發容量2.05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51%,易于開發建設大型水電能源基地。
“中國部分地區的水利建設的確不夠,很難滿足地區供水和供電的要求,尤其是東北地區松遼流域、柴達木盆地等都需要加快水電建設。”謝新民說,“比如,在嫩江流域上僅有一座水電站,這已經不適宜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資料顯示,我國常規能源以煤炭和水能為主,水能僅次于煤炭。然而,從能源利用看,我國的電力生產主要依靠燃煤發電,2007年全國發電量中燃煤發電占到83.3%,水電占14.4%。
推薦資訊
- 2024-11-25江蘇妙建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莫來石項目(重新報…
- 2024-11-12洋河新區倉集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
- 2024-10-31熱電聯產改擴建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 2024-10-23江蘇妙建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莫來石項目(重新報…
- 2024-10-15《運河宿遷港產業園中心片區詳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
- 2024-09-20江蘇泗陽海峽環保有限公司泗陽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改…
- 2024-09-18泗陽敏于行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一般變動影響分析公示
- 2024-09-06宿遷盛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處理10000噸危廢焚燒項目 …
- 2024-09-02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熱能中心 一般變動影響…
- 2024-08-21《洋河新區鄭樓運河港產業園開發建設規劃環境影響報…
- 2024-08-15江蘇泗陽海峽環保有限公司泗陽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改…
- 2024-08-07年產2萬噸功能性母粒及改性專用料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